多样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源泉
发布日期:2011-11-01 14:39:43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1-10-28 作者:统战部

文化多样性、文化和谐与民族关系的和谐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文化多样性特别是各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和谐相处与交流,不仅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源泉。这既是最近十多年来,国际社会达成的基本共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经验。

各民族文化在交往中有摩擦、矛盾,有时甚至是冲突的一面,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各民族文化在开放的交往中形成了相互交流、吸收、借鉴、互补和融合的多样统一的文化生态。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历史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共同构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各个民族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各民族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多元共生关系,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文化多元共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交往中相互汲取有益养分,获得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深厚的文化沃土。可以说,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和谐相处、相互包容,就是没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第一,进一步明确了我党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指导原则。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思想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仅是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我党对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基本观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在当代中国,文化多样性、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形塑、相互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构建需要以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多样性为前提和动力源泉,而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又为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和谐稳定的民族文化关系必然是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尊重和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因此,应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代中国,国家从政治和法律上保证了每个民族在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地位、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条例是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制度性保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从中央到各省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予以重点倾斜,积极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对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力度。2009年7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行动纲要。

第三,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文化的普同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政策,试图以文化的普遍主义来贬抑甚至否定其他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无视他者文化的存在及其价值,忽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以及动力源泉。这种单中心的文化观及其文化政策,是造成世界各国、各民族交往特别是文化交往障碍和困境的重要根源。近年来,西方许多有识之士,都对这种普遍主义的文化一元论进行深刻的反思,其中,德国著名学者贝克的洞见是极具代表性的,他说:“普遍主义意味着某些人坐在写字台前,将自己的真理解释为普遍真理,这就是第一次启蒙。第二次启蒙则必定是这样的:人们要去弄清各种文化传统的彼此不同,将各种文化传统的差异之处联系起来,学会在多样性中生活,并从中造就出什么来。”生态政治学家丹尼尔·A·科尔曼也指出了人类不同文化的重要性,他说:“历史地看,人类各种文化往往都能很好地适应,并且有力地促进其周围环境的稳定与活力。”这些论述以及历史经验表明,各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都包含着各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上的精神信仰、价值观、生存与发展的知识和智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看来,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同时具有普同性和特殊性两个基本方面,都是这两个基本方面的辩证统一体,因而,各民族的文化是平等的、是可以而且应该在相互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共同繁荣发展的,是可以而且完全能够和谐相处与相互包容的。